【前言】
这篇文主要是想跟大家推广一下现代游戏屏幕的重要性,以及列举 2024 年不同尺寸、面板种类屏幕的特性、优缺点,希望能帮大家选择一颗最适合你的屏幕。
有讲错的地方欢迎指正!
※※※本人并未透过本文章从任何管道收受利益※※※
为什么玩家该注重屏幕?
理由 1.
游戏体验是由 CPU 决定帧数上限,接着由 GPU 决定最终 fps 以及画面丰富度,最后由屏幕接收讯号在画面上表现出来。
以往很多人只知道去抠前面两个的性能,一直提升主机运算能力,却忽略眼睛一直盯着看的画面本身的重要性。
至今即使是对于帧数、分辨率有基本观念的人,还是很容易犯屏幕选择太保守的错误。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近期我帮朋友配了 7600 + 4070Ti super 在 2K 场景玩 3A 游戏,却拿了一个 $8000 有找的 260 Hz IPS 屏幕。
根据 min-max 定理,在其他地方尽量省钱(min),而在 GPU 上尽量撑到最高(max),最后结果是 7600 的帧数上限大约是平均 137 fps,而 4070Ti super 在 2K 特效全开下平均可以跑到 124 fps,选一个 2K 260 Hz 的屏幕还支持 ELMB,偶尔玩 FPS 游戏也能有高刷新率优势,看似完全没问题对吧?
然而,一样的价格,他大可以买 7600 + 4070 super 配上 2K 支持 真‧HDR 的液晶屏幕,或甚至 7600 + 4070 配上 2K 240 Hz OLED,让他的游玩体验到一个完全不同的档次。
这就是屏幕选择的盲点。
此外,现在普遍玩家对于HDR或OLED技术的认识仍少,可能忽略这些功能对游玩体验的重要性。
所以希望这篇文能够帮到大家,在组新电脑之前更加认识屏幕的种类的功能,进而享受最棒的游玩体验!
理由 2.
The more you buy, the more you pay.
现在GPU市场偏臭,中低阶显卡提升小、价格贵,但屏幕市场近几年越来越香。
不管是打算升级现有电脑或想组新电脑,先不急着牺牲屏幕把 GPU 或 CPU 冲高; 而是应该反向考虑在屏幕上投资多一点,先享受近几年屏幕科技带来的体验提升,留更多空间给未来硬件升级。
在开始进入屏幕介绍以前,先解释几个会经常出现的名词以防有人不了解:
- 屏幕刷新率(单位:Hz):代表每秒屏幕更新多少个画面。 通常在讨论屏幕选择的时候,Hz 都是指该屏幕可显示的刷新率上限,是一个固定的值。
- 每秒帧数(单位:fps):代表每秒硬件算出多少个游戏画面。
- 背光频闪(backlight strobing):在每帧结束前迅速关闭背光再迅速打开,改善画面转换间的模糊问题而能呈现更清楚的画面。 目前主流技术包含:Zowie 的 DyAc/DyAc+/DyAc2、nVIDIA 的 ULMB/ULMB2、ASUS 的 ELMB。
- 另一个 FPS:第一人称射击游戏(first-person shooter)。
- 可变刷新率(VRR):根据每秒硬件可算出的游戏帧数动态调整屏幕刷新率,使 fps 跟刷新率正好重合,并且能够同时变动。 在游戏内需要启动解锁帧数的功能,屏幕则需要启动 Adaptive-Sync 等自适应垂直同步功能。
【屏幕选择考量重点】
- 分辨率:1920*1080 (1080p,16:9)、2560*1440 (2K,16:9)、3840*2160 (4K,16:9)、3440*1440 (宽屏幕,21:9)、5120*1440 (超宽屏幕,32:9)
- 尺寸:24 吋、27 吋、32 吋、34 吋、49 寸
- 面板:液晶(IPS/VA/TN)、OLED(QD-OLED/WOLED)
- HDR 支持与否:真 HDR、假 HDR
1. + 2. 分辨率 & 尺寸考量
- 24吋→1080p
- 27吋→2K/4K
- 32吋→4K,总像素为2K的2.25倍。
- 34吋→3440*1440宽(ultrawide)屏幕,总像素约2K的1.34倍,像素密度同27吋2K。
- 49寸→5120*1440超宽(super ultrawide)屏幕,总像素为2K的2倍(接近4K),像素密度同27吋2K。
解析度跟尺寸大致绑定。 32吋2K、27寸1080p等由于像素不够密集而稍嫌模糊。
比较有争议的会在 27 寸。 27寸4K目前仅有液晶,跟2KOLED屏幕对冲。 前者像素多密度高但有边际效益(2K 已经足够清楚),加上 OLED 有最顶级 HDR 表现(我认为 Mini LED 还是比不过)、最快反应速度、最低延迟、色彩表现,且 OLED 产品线会是各家厂商的主力产品,各项功能都更加完备,综合考量之下 OLED 推荐优先度明显较高。 特别是如果跟新组电脑或升级硬件的预算同时考量的情境,建议不要硬上4K,改考虑2K OLED+降低显卡预算跟压力。 除非你短期内不考虑升级硬件,而手边已经拥有很强的显卡(4070Ti super 以上),可以以 4K 优先。
Q. 尺寸怎么选?
A.
玩FPS等竞技类游戏一般偏好24寸,尽量不要超过27寸。 例外:32英寸4K 240 Hz WOLED面板可以转换成1080p 480 Hz而且可以调整屏幕尺寸(可调整黑边框粗度)。
玩3A同时又玩FPS的人,推荐27吋2K。
玩 3A 为主的人,几乎各种尺寸都能选,可以根据自己的预算跟偏好。
参考巴友 锯荼壼(zzzzaaaa3) 的建议纳入小提醒:选择大屏幕时记得考量桌子深度是否足够,否则可能会太贴近玩家的脸。 特别是部分型号有可观厚度、曲面宽屏幕也通常占较多桌深空间。
3. 面板考量
Q. 液晶或 OLED 怎么选?
A.
OLED 屏幕的主要先决劝退点有两个:
- 预算
- 使用习惯
两边都满足才能开始考虑OLED。
预算的部分,OLED 游戏屏幕目前以 $20000 为入门价,基本上整台电脑的总预算 $60000 以上(含系统+ 屏幕+键鼠)才会开始推荐 OLED 屏幕。
至于使用习惯,OLED 非常不适合工作或挂机使用,每天 8 小时以上的文字编辑、网页浏览、程式撰写、绘图… 等,或是长时间游玩 UI 位置固定的游戏都可能会加速不可逆烙印(permanent burn-in)出现的速度,如果有上述情况要么推荐 OLED,要么有良好习惯每过一段时间就让屏幕画面进行整体变换。 正常游玩游戏或者看影片或电影这类活动则完全不需要担心。
当然如果你有其他替代屏幕可以用来做刚刚提到不适合用OLED屏幕做的事,那也就可以推荐OLED屏幕了。
如果条件满足,那要怎么选?
如果你是 FPS 玩家,重视画面清晰度重于一切的话就选液晶; 重视反应速度、低延迟或游戏体验(画面美观度、沉浸感…)的话就选OLED。 这两种技术基本上各有千秋,液晶屏幕通常同价位下刷新率较高,而且有背光频闪的优势,画面清晰度无人能及; OLED则是有跨各fps下最快反应速度及最低输入延迟。
只要会考虑游玩 3A,基本上都推荐直接选 OLED。
![图片[1] - 游戏显示屏怎么选择?2024游戏屏幕挑选指南 - 电脑运用讨论交流论坛 - 糯五游戏网](https://picx.zhimg.com/80/v2-4cedea9c74e09a7b1fbd8eacb9928769_720w.webp?source=d16d100b)
图片中可以看出开启 ULMB 2 的画面可以大幅提升画面清晰度。
![图片[2] - 游戏显示屏怎么选择?2024游戏屏幕挑选指南 - 电脑运用讨论交流论坛 - 糯五游戏网](https://picx.zhimg.com/80/v2-8b938c558da5bcd8cf34d1893aa4b137_720w.webp?source=d16d100b)
![图片[3] - 游戏显示屏怎么选择?2024游戏屏幕挑选指南 - 电脑运用讨论交流论坛 - 糯五游戏网](https://picx.zhimg.com/80/v2-5c90260a5555a9be4a1aab47dc2cf8af_720w.webp?source=d16d100b)
前两张图片中可以看出 OLED 反应速度跟输入延迟皆全面辗压所有类型的液晶屏幕。
Q. 液晶屏幕怎么选?
A.
低预算的话一般推荐 IPS,反应速度、色彩准确度、视角广度都不错,各方面没有明显缺点,价格也甜。
有一定预算的 FPS 玩家的话,分两种:
- 为求获胜不择手段。 这种玩家推荐高规格TN屏幕,反应速度最快,刷新率也最高; 缺点是色彩饱和度低、视角广度极窄。
- 享受玩游戏的体验过程。 这种玩家推荐选高规格 IPS,通常一样刷新率的话价格比 TN 高(也就是说一样预算的话买到的刷新率通常比较低),但反应速度也可以到很快,而且一样会支持背光频闪,也没有色彩、视角的缺点。
有一定预算的 3A 玩家的话,一般推荐以 IPS 为主,特定高规格 VA 屏幕也有很不错的表现,但台湾通常要么买不到要嘛贵到吓人。
4. HDR 考量
Q. HDR 是什么?
A.
HDR 是免费(不会像光追一样影响游戏性能)的动态亮度范围扩大技术,简单来说就是亮度的上限变高,整体亮度变化程度提升,所以些微亮度细节的清晰程度也增加,不只亮的地方可以闪瞎眼般的亮,暗的地方也能拉出更多细节。
HDR 开或关是两种不同游戏体验。 玩 3A 游戏而且条件允许的话,都推荐以购入支持 真 HDR 的屏幕为优先条件。
要注意大多数「液晶」屏幕写支持 HDR 都是假的 HDR,这些屏幕的背光并没有分区块,所以不可能在同个画面上拉开显示画面的亮暗对比,也就是说亮的时候会整个屏幕都超级亮,糊成一片,非常难看。
简单的判断标准:
假 HDR:仅标示 HDR 10 (具有解码 HDR 讯号的能力)、仅符合 HDR 400 的液晶屏幕
真正支持HDR的屏幕包含部分中高阶VA屏幕、高阶IPS屏幕、所有OLED屏幕。
真‧HDR 液晶屏幕会透过将背光切割成数量不等的小区块,再透过个别背光区域开启 / 关闭来达成增加区域对比度的效果。
VA:VA 的优势在于通常对比度较高,所以容易做HDR屏幕,市场上最便宜的真HDR屏幕就是VA面板。
IPS:足够高阶的 IPS 的 HDR 表现也不错,通常价位比较高。
OLED:HDR 的完全体。 个别像素都可以个别控制开/关以达到像素间无限大的对比度,对于HDR来说就是无敌的技术,不会有背光切割液晶的亮区外溢(bleeding)或星空、烟火等场景的光晕问题。 另外,OLED显示HDR也不需要背光区域演算,开启HDR单纯就是增加像素亮度范围上限,所以即使在HDR游戏环境中,反应速度一样可以维持所有面板技术中最快。
【屏幕选择大方向】
1. 预算比例法则
实际推荐买哪颗屏幕通常需要依照个案衡量,但如果完全没有头绪的话,可以照预算比例分配,把屏幕的预算设在整台电脑总预算的 15%-30% 左右。
例如:总预算 50000 元的电脑,分配约 $7500-$15000 给屏幕; 总预算 70000 元的电脑,分配约 $10500-$21000 给屏幕。
2. 主要玩的游戏类型
3A 单机类玩家往支持 HDR、高分辨率或宽尺寸的屏幕去找,例如:真‧HDR 液晶、4K OLED。
竞技类游戏玩家往高刷新率、反应速度快、支持背光频闪的屏幕去找,例如:540 Hz TN、360 Hz OLED。
两边都常玩的玩家建议找支持背光频闪的 2K 高刷新率 IPS 或任何 OLED 屏幕。
3. 与游戏性能同时衡量
分辨率越高,需要的 GPU 性能就越高。 我个人建议 4060Ti 以上进入 2K; 4070 super 以上可以开始考虑 4K (各人标准不一,建议多试多问)。
如果想利用背光频闪增加画面清晰度,就需要锁稳定的高帧数。 不只不能像其他玩游戏的时候一样开启 VRR 把性能吃满,也需要更多的帧数上限空间维持稳定锁帧。 比如锁 240 fps 开背光频闪,最好保证开 VRR 的时候可以稳定跑到 250 fps 以上。
所以 CPU、GPU 强度跟屏幕需要同时衡量。要注意的是液晶屏幕的刷新率越高“不代表”需要的游戏性能就越强。 如果你的硬件只能支撑低 fps,一样可以用高刷新率的屏幕享受屏幕较快的反应速度。 例如:游戏只跑到 144 fps,一样可以用 240 Hz 屏幕开 VRR,这个情况下比起原生 144 Hz 的屏幕还是有反应速度较快的优势。
4. 使用习惯
游戏外是否有其他使用需求主要会影响OLED屏幕的推荐度,预计长时间使用此屏幕进行文书、工作、网页浏览的人非常不推荐OLED屏幕。
是否持有其他屏幕也会影响屏幕推荐度,比如已经有另一个液晶屏幕用来文书或上网,就可以考虑买一颗OLED专门用来打游戏; 已经有一颗屏幕,桌子又不够大,当然就会降低宽屏幕或超宽屏幕的推荐度。
【个别屏幕类型简要分析】
挑选屏幕还是尽量先用自己的眼睛看过再决定,
不同画面呈现对于每个人的感受可能都不同!
【24 吋】
§ 24 吋 1080p 180 Hz IPS 屏幕 $3500-$4000
- 适合:整台电脑预算很低。
- 优点:没有硬件性能需求。
§ 24(25) 吋 1080p 144-540 Hz TN 屏幕 $7000-$34000
- 适合:重度 FPS 等竞技类游戏玩家。
- 优点:高刷新率(最高 540 Hz)低延迟,硬件性能需求相对低。 配合支持背光频闪的屏幕可以达到现行技术所能达到最清晰的画面,让画面上的敌人更清楚显示。
- 缺点:花大钱在 1080p 坐牢,TN 面板色彩饱和度低、视角极窄。 同价位OLED整体吸引力更强。
![图片[4] - 游戏显示屏怎么选择?2024游戏屏幕挑选指南 - 电脑运用讨论交流论坛 - 糯五游戏网](https://picx.zhimg.com/80/v2-0e059d723fedb727bb726200db4f3f7d_720w.webp?source=d16d100b)
图:Zowie XL2586X
【27 吋】
§ 27 吋 2K 180-270 Hz IPS 屏幕 $5500-$13000
- 适合:2K 入门电脑配置。
- 优点:便宜,CP 值高。 色域广。
- 缺点:样样通样样松,对比度低。
§ 27 吋 2K 180 Hz 真‧HDR 液晶屏幕 $8600-$10000
- 适合:预算有限的 3A 玩家。
- 优点:HDR 新低入门价,3A 游戏体验显著提升,而且不用担心烙印(burn-in)。
- 缺点:平价VA面板总体反应速度慢,不适合用来玩FPS类需要精准锁定画面上高速移动对象的游戏。
§ 27 吋 4K 160 Hz 真‧HDR 屏幕 $19000
- 适合:桌面空间有限但希望有 4K HDR 体验,会需要用这颗屏幕来长时间进行其他用途,如:工作、滑网页、挂机(屏幕不动)。
- 优点:Mini LED 背光切割配上 4K 画质造就优秀游戏体验。 不用担心烙印。
- 缺点:4K 显著影响游戏性能,对硬件有一定要求。 不支持背光频闪,不适合玩FPS这类竞技游戏。 同价位可买到 2K OLED,高刷新率+无敌反应速度,对硬件要求较低,HDR 表现也是顶尖,用途更全面。
§ 27 吋 2K 240 Hz WOLED 屏幕 $20000-$23000
- 适合:喜欢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玩游戏(比如:白天,或玩家身后常有难以控制的光源)
- 优点:有效抗光,雾面及亮面两种选择,特定型号有较QD-OLED更高 HDR 亮度及 SDR 亮度。
- 缺点:虽然被新世代 QD-OLED 打到降价但还是太贵,色彩亮度、文字清晰度较 QD-OLED 差。 OLED 要长期注意烙印问题、文字清晰度较差,不适合用来做文书处理。
§ 27 吋 2K 240-360 Hz QD-OLED 屏幕 $20000-$27000
- 适合:FPS 等竞技类游戏玩家,同时也拥有顶级 3A 游玩体验。 要工作有其他液晶屏幕替代,或电脑几乎只用来玩游戏看电影+少量网页浏览。
- 优点:OLED 入门新低价,就可以拥有最顶级 HDR 游戏体验(无限大对比度 + 高色彩亮度)、跨所有刷新率下都是最快反应速度、高色彩饱和度及色彩精准度,全方位顶级。
- 缺点:OLED 要长期注意烙印问题、文字清晰度较差,不适合用来做文书处理。
§ 27 吋 2K 480 Hz WOLED 屏幕 $30000
- 适合:以 FPS 等竞技类游戏为考量重点的玩家,常在白天或灯光充足情境下游玩。
- 优点:能够体验OLED目前最高的480 Hz刷新率且不至于贵到把你存款掏空,480 Hz OLED的屏幕清晰度大约与700Hz以上的液晶相等,而延迟不在同个档次(OLED延迟较低)。 同时拥有顶级 HDR 体验所以也适合游玩 3A 游戏。
- 缺点:价格比360 Hz QD-OLED高一截,这多的120 Hz跟抗光能力要能合理化这价差才会考虑,先看你游戏跑不跑得到2K 360 fps以上才有讨论空间。 OLED 要长期注意烙印问题,文字清晰度较差,不适合用来做文书处理。
§ 27 吋 4K ??? Hz QD-OLED 屏幕 $????? (预计2025年以后推出)
- 适合:预算够高硬件够强,但桌面小或习惯离屏幕较近。 目前会有多高刷新率仍未知。
- 优点:像素密度极高,配合 QD-OLED 饱和色彩及对比度预计会造就极其精细的 HDR 画面。 文字清晰度的问题也将不复存在。
- 缺点:OLED 要长期注意烙印问题。
![图片[5] - 游戏显示屏怎么选择?2024游戏屏幕挑选指南 - 电脑运用讨论交流论坛 - 糯五游戏网](https://picx.zhimg.com/80/v2-e7eeba72b0a3aecd0a5fcc79e851f0a4_720w.webp?source=d16d100b)
图:MSI MPG 271QRX QD-OLED
【32 吋】
§ 32 吋 4K 160 Hz VA/IPS 屏幕 $15000-$18000
- 适合:4K 入门电脑配置,跟 2K 高端屏幕之间做取舍。
- 优点:32 寸大概就是最适合在桌子前盯着玩游戏的最大可接受尺寸。 4K 画面显著提升,玩游戏以外的时间也可以用来看 4K 影片或电影。
- 缺点:4K 需要更强 GPU 性能,总体 fps 显著下降。 除了大尺寸以外几乎没有其他优点,并且缺乏真‧HDR能力,单纯4K的分辨率提升对游戏体验的重要性已经不像过去一样是提升体验的王者。
§ 32 吋 4K 144 Hz 真‧HDR 液晶屏幕 $23000-
- 适合:跟 2K 高端屏幕之间做取舍。
- 优点:最基本的 4K HDR 体验,不需要担心烙印问题,可以拿来长时间工作、网页浏览或挂机。
- 缺点:屏幕尺寸大的关系如果背光区域切不够多,即使支持真‧HDR 游戏表现也不会很好。
§ 32 吋 4K 240 Hz QD-OLED 屏幕 $30000-$40000
- 适合:究极 3A 游玩体验。 要工作有其他液晶屏幕替代,或电脑几乎只用来玩游戏+少量网页浏览。
- 优点:最新一代QD-OLED,反应速度、对比度、色彩亮度、文字清晰度(4K像素密度增加,大幅改善2K OLED屏幕共通的缺点),各方面最顶级无死角。
- 缺点:OLED 要长期注意烙印问题,除此以外几乎没有。
§ 32 吋 4K 240 Hz / 1080p 480 Hz WOLED 屏幕 $40000-$43000
- 适合:预算无穷,一个屏幕同时想要满足高级 3A 体验 + 顶尖 FPS 游玩的玩家。 特定型号最大亮度可以比QD-OLED更高,配合雾面处理有效对抗环境亮光。
- 优点:可切换 4K 240 Hz 或 1080p 480 Hz。 玩3A或看影片电影的时候可以用普通32寸4K模式。 玩FPS等竞技类游戏可以切成1080p享受高fps极低延迟的优势,还有额外调整黑色边框把屏幕尺寸限制在小至24吋的功能,以防你觉得32寸太大不容易注意到画面上出现的所有细节。
- 缺点:比QD-OLED贵不少,如果不考虑1080p 480 Hz的用途,基本上无法合理化这价差。 没有单颗屏幕硬性需求的话,一样的钱分开买两个屏幕也可以达到一样甚至更优秀的体验。
![图片[6] - 游戏显示屏怎么选择?2024游戏屏幕挑选指南 - 电脑运用讨论交流论坛 - 糯五游戏网](https://pic1.zhimg.com/80/v2-efa490cec0980cc7523ab063d16c2431_720w.webp?source=d16d100b)
图:ASUS ROG Swift OLED PG32UCDM
【34 吋 宽屏幕】
§ 34 吋 3440*1440 160-180 Hz VA 曲面 宽屏幕 $8000-$10000
- 适合:以模拟赛车类及 3A 游戏为主的玩家,只需要单屏幕或桌子很大。
- 优点:沉浸感更强。
- 缺点:总像素增加,fps 会稍微下降。 入门级 VA 面板反应速度慢(不适合竞技类游戏)、色彩饱和度低(不适合额外用作图像编辑、绘图… 等生产力用途)。
§ 34 吋 3440*1440 175-240 Hz OLED 曲面 宽屏幕 $27000-$40000
- 适合:预算足够,只需要单屏幕或桌子很大。
- 优点:OLED 所有优势。 沉浸感非常强。
- 缺点:像素密度有限,OLED 传统文字清晰度差的问题明显。 34 寸宽屏幕占空间又不适合工作或网页浏览(不只容易产生不可逆烙印,文字清晰度也差),除非你真的只玩游戏或桌子超级大(塞得下这颗 + 其他额外屏幕),不然还是推荐考虑其他方案。
§ 34 吋 5120*2160 WOLED 曲面 宽屏幕 $????? (预计2025年以后推出)
- 适合:硬件跟预算足够硬,只需要单屏幕或桌子很大。
- 优点:像素密度高,配上宽屏幕沉浸感非常强。 文字清晰度问题大幅改善。
- 缺点:总像素量非常大,fps 严重受影响。 OLED 要长期注意烙印问题,34 寸占空间又不适合长时间工作或网页浏览。
![图片[7] - 游戏显示屏怎么选择?2024游戏屏幕挑选指南 - 电脑运用讨论交流论坛 - 糯五游戏网](https://picx.zhimg.com/80/v2-39e61b464257fa160384b9eed57cde3b_720w.webp?source=d16d100b)
图:GIGABYTE MO34WQC2
【45 吋 宽屏幕】
§ 45 吋 5120*2160 WOLED 宽屏幕 $????? (预计2024年内推出)
- 适合:硬件跟预算足够硬,且只需要单屏幕。
- 优点:屏幕大又宽、像素密度高,沉浸感极强。 文字清晰度问题大幅改善。
- 缺点:总像素量非常大,fps 严重受影响。 OLED 要长期注意烙印问题,45 寸非常占空间又不适合长时间工作或网页浏览。
【49 吋 超宽屏幕】
§ 49 吋 5120*1440 QD-OLED 超级宇宙无敌爆炸宽(super ultrawide)屏幕 $37000-
- 适合:需要多工处理又不想分开买两个屏幕,同时喜欢玩模拟赛车类超宽视角沉浸式体验游戏。
- 优点:支持 32:9 画面游戏体验非凡。 实质买到两颗2K OLED屏幕组合在一起,价格有一丁点优惠。
- 缺点:32:9 支持游戏有限,建议先看你爱玩的游戏有没有支持。 一颗超宽屏幕通常不如两颗屏幕,日常使用难度较高(Windows 对超宽屏幕几乎没在功能上做调整,双屏幕的操作简便性高很多)。 超宽屏幕占空间,OLED 要长期注意烙印问题,虽然总像素多但像素密度依旧低所以文字清晰度较差,不适合长时间用来做文书处理或网页浏览。
![图片[8] - 游戏显示屏怎么选择?2024游戏屏幕挑选指南 - 电脑运用讨论交流论坛 - 糯五游戏网](https://pic1.zhimg.com/80/v2-43b411eaa59aa20a1e192a7b8e878354_720w.webp?source=d16d100b)
图:Samsung Odyssey OLED G9 (G95SC)
【额外补充】
选择特定型号时可以纳入考量的其他附带功能:
- 保固:特别是 OLED 烙印保固。
- 菜单操作方便度:大观念是屏幕越高阶或功能越多样,菜单操作最好越方便好用,因为你会常常用到里面的功能。 有的屏幕菜单操作直觉快速又简便,有的就跑得又慢又难用,偏偏又常常需要开关一些重要功能,大幅影响每日使用体验。
- 杜比视界(Dolby Vision):符合杜比规范的动态 HDR 功能,可以有更好的 HDR 表现。 要注意目前 Windows 环境并不支持任何杜比视界输出方式,所以要让支持杜比视界的屏幕表现其杜比视界功能,需要有其他会输出杜比视界讯号的来源,如:影片播放器。
- 输入延迟(input lag):对竞技类游戏玩家来说有用,但重要度仍相对较低。 一般来说网络延迟占比更大,但不同屏幕间的延迟差异还是可能有非常些微的影响。
- 色域广度:对于游戏之余从事影视印刷业、进行创作、绘图、影像编辑等玩家来说相对重要。 一般来说 Windows 绝大多数软件都是在标准动态范围(SDR)内设计及运行,所以色域广其实用途相对有限。 而特定软件可能会采用不同色域来进行不同目的的产品制作,例如:Adobe 系列软件使用的 Adobe RGB 色域、影视行业使用的 DCI-P3 色域… 等。 就会需要衡量特定屏幕型号的色域是否符合需求。
- 色彩精准度:对于玩游戏之余从事创作的人特别重要。 就像音乐创作用参照(reference)耳机维持不同场合听觉的一致性,为了让创作内容的色彩标准化,屏幕本身能够显示正确色彩到何种程度就显得很重要。
- 连接性:对需要用屏幕接复数装置的人来说特别重要,虽然屏幕的信号输入孔通常不只一个,但个别接孔规格是否能发挥屏幕完整实力就不见得。 但对于通常只会拿屏幕来接一台电脑的绝大多数玩家来说,其实并不太需要担心,只需要注意插对孔就好了(通常用厂商内附的线就不会有错)。
补充一下关于屏幕的反应速度 :
反应速度也是选择屏幕的重要指标之一。 反应速度是指屏幕由前一帧的画面变换为下一帧画面所需要花的时间。 以单颗屏幕本身而言,液晶屏幕通常在那颗屏幕本身可以跑到的最高刷新率下,反应速度会最快; 随着屏幕刷新率降低(不管是通过手动调整刷新率或通过 VRR),反应速度也会逐渐下降。
而不同屏幕厂商也会根据各自的屏幕设计不同的加速驱动模式(overdrive mode,或称 OD mode),通常根据加速的程度区分不同层级,例如:关闭/中等/快速/极快。 驱动加速到越快,屏幕画面变换速度也会越快,然而同时也会出现越显著的过冲(overshoot)现象,在画面上产生反向重影(inverse ghosting)。 由于加速的效益跟过冲的负面效果需要同时衡量,所以通常在一个屏幕的各个刷新率下,会有各自最适合的加速驱动模式。
最好的情况是有一个加速驱动模式满足所有情况下都有最好的表现,这样就不需要调来调去,开 VRR 玩游戏也都会有最好的体验。
OLED 则是因为跨不同刷新率的反应速度固定,所以没有加速驱动的问题,全部都是最快。
其他重点注意事项:
- 几个 HDMI 插孔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第几代 HDMI。 HDMI 2.0只支持到2K 144 Hz或4K 60 Hz,如果你的屏幕高于这些刷新率,那它支持再多个HDMI孔都没用。
- 不看厂商标榜的屏幕反应速度(1 ms、0.1 ms… 等),绝大多数都不可信。 那些数据通常是在特定情景开启最高驱动加速的情况下测得的,实际你使用那个最高速驱动模式常常会造成屏幕画面变换时的过冲现象,造成观看屏幕时画面产生反向重影,完全不是能好好玩游戏的状态。 所以实际想知道特定屏幕的反应速度,还是得看实际测试屏幕的不同驱动模式下的表现才能比较。
- 自适应垂直同步技术品牌不重要,不论是Adaptive-Sync、G-Sync还是FreeSync,都可以正常运作在任何 nVIDIA、AMD、Intel 显卡上,这些品牌的标准是好几年前订的,现在几乎除了用来广告以外没有太大意义了。
有任何问题的话欢迎提问,文章有说错也欢迎指正! 祝大家都能买到喜欢的屏幕,我们下次有缘再见~!
没有回复内容